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创刊30多年,一直以提高水平、高质量而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并在世界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新中医》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核心期刊,并为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医药学文摘列为重点长期收录刊物。连续多次在国家期刊评比中获得优秀期刊奖。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新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6-741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31/R

邮发代号: 46-3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6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700.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新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新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0256-7415
  • 国内刊号:44-123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新中医杂志2001年第11期文章
  •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5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57例IE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基础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47例,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8例,败血症2例.血培养阳性率为48%(27/56),UCG示赘生物检出率为81%(38/47).57例均应用有效抗生素,7例行手术治疗.共死亡8例.结论:小儿IE多发于先心病,及早根治先心病和积极防治风心病可降低IE的发生率.U......

    作者:李格丽;陈国桢;覃有振;朱延力;李运泉 刊期: 2001- 11

  • 18例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

    目的:研究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有急性肾力能损害的表现,血肌酐、血尿素氮升高尿蛋白阳性∧渗透压低;肾活检均有典型的急性间质性肾炎改变;经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治疗4周至12周后18例中有17例肾功能恢复正常,另1例为鱼胆中毒,应用血液透析治疗而愈.结论: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症状无特异......

    作者:杨继红;吴华;马云玲;王海涛;徐中武 刊期: 2001- 11

  • TIPSS术后近期上消化道出血的分析及其对策──附28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体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对2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TIPSS手术,术前常规检查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行胃镜检查,术中检测分流前后的门静脉压力,术后追踪观察临床症状并定期进行肝功能和多普勒超声影像检查.结果:28例术后1周内有4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达14%,患者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与术前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及......

    作者:毕向军;杨冬华;陈繱湖 刊期: 2001- 11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有关问题

    1引言1856年德国医生Lissauer首先应用含砷的Fowler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开创了化学药物治疗白血病的先河,明显改善患者预后.20世纪早期,全身或脾区照射有效地控制CML的症状及体征,在其后的50年里作为标准方法沿用.20世纪50年代,口服白消安(busulfan,马利兰),证明比放射治疗有效,成为当时的主要方法.20世纪70年代羟基脲因毒性低取代了白消安.20世纪80年代......

    作者:张启国 刊期: 2001- 11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新进展

    1引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也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因患者循环血液中存在针对血小板膜的抗体,引起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而发病.临床上分急性及慢性两类.2病因及发病机制ITP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急性型ITP多发生在病毒感染的恢复期,血小板破坏的机制可能由于血小板表面吸附病毒抗原......

    作者:徐淑芬;欧英贤 刊期: 2001- 11

  • 骨髓纤维化

    1引言骨髓纤维化是一种弥漫性骨髓纤维组织增生性疾病,其病理特点是具有不同程度的骨髓纤维组织增生以及髓外造血,主要在脾,其次在肝和淋巴结.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男女均可发病.2病因及分类根据发病原因,可将骨髓纤维化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病因未明;继发性骨髓纤维化可由下述多种疾病引起:①强烈的化学治疗及放射线损伤;②感染,尤其是结核、梅毒;③某些血液病,如多发性骨髓瘤、霍奇金病、慢......

    作者:邹小立;黄梓伦 刊期: 2001- 11

  • 血友病

    1引言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血友病A(因子Ⅷ缺乏症)占80%,血友病B(因子Ⅸ缺乏症)占15%至20%,因子Ⅺ缺乏症(血友病)少见.共同特征为引起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而致出血.2发病机制血友病是遗传性疾病,血友病A、血友病B是X连锁性染色体隐性遗传,如因子Ⅷ经克隆及序列分析,占X染色体长度的0.1,70%患者有家族史.当X染色体的因子Ⅷ、因子Ⅸ基因......

    作者:原耀光 刊期: 2001- 11

  • 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的治疗

    1引言急性白血病的化学治疗策略分为两个阶段,即诱导治疗和完全缓解后治疗.由于急性白血病患者获完全缓解后体内仍残留一定数量的白血病细胞,75%以上的病人仍会复发,如不进行缓解后的继续治疗,平均完全缓解期仅4个月,因此完全缓解后治疗对于延长完全缓解期及无病存活期意义更大.完全缓解后治疗可分为巩固、维持及强化治疗3个部分.巩固治疗指完全缓解后采用的与诱导化学治疗方案相同或相似的化学治疗;维持治疗指用比诱......

    作者:闵捷;李颖 刊期: 2001- 11

  • 全反式维A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毒副反应及其处理

    1引言全反式维A酸(ATRA)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具有疗效好(完全缓解率高达85%至90%)、不诱发DIC、不抑制骨髓功能、口服用药、治疗方法简便等优点,已被公认为治疗APL的首选药物之一.但仍可发生一些毒副反应,应予注意.2一般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口干和口角皲裂占71.5%至90%,多数症状较轻.白细胞增多占70%至80%,可能与骨髓腔隙间白细胞急骤增殖有关.头痛、......

    作者:孙关林 刊期: 2001- 11

  •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治

    1引言多发性骨髓瘤(MM)是以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大量生成为特征的浆细胞病.多见于40岁以上,40岁以下者极少见,至今仍为不易治愈的一种恶性血液病.2诊断2.1国内诊断标准国内关于MM的诊断标准(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2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73)包括:①骨髓中浆细胞超过0.15,并有异常浆细胞(骨髓瘤细胞)或组织活检证实为浆细胞瘤;②血清中出现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M......

    作者:梁晋全 刊期: 200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