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创刊30多年,一直以提高水平、高质量而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并在世界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新中医》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核心期刊,并为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医药学文摘列为重点长期收录刊物。连续多次在国家期刊评比中获得优秀期刊奖。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新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6-741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31/R

邮发代号: 46-3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6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700.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新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新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0256-7415
  • 国内刊号:44-123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新中医杂志2009年第2期文章
  • 加味排石Ⅰ号治疗泌尿系结石80例

    目的:观察加味排石Ⅰ号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患者应用加味排石Ⅰ号口服治疗.结果:结石排出者76例,未排石者4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排石Ⅰ号治疗泌尿系结石是临床有效方法.......

    作者:潘莹 刊期: 2009- 02

  • 葫芦巴汤治疗痛经80例

    痛经系妇科常见病,直接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笔者采用自拟葫芦巴汤治疗,疗效显著,结果道如下.......

    作者:王伟 刊期: 2009- 02

  • 安肠止泻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2例

    目的:观察安肠止泻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治疗组口服安肠止泻汤,对照组口服芙沙拉嗪肠溶片.结果:完全缓解率治疗组为95.24%,对照组为71.43%;1年复发率治疗组为5.00%.对照组为46.67%,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作者:陈爱霞;冯江雪;张磊 刊期: 2009- 02

  • 提牵旋转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0例

    笔者在2003年3月~2008年3月,采用提牵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董喆;张建福 刊期: 2009- 02

  • 益脾活血消痞汤合黄芪注射液穴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

    目的:观察益脾活血消痞汤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治疗组以益脾活血消痞汤内服合黄芪注射液穴注治疗;对照组以维霉素、果胶铋、阿莫西林口服治疗.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对照组为65.8%;胃镜及病理疗效有效率治疗组为71.0%,对照组为36.8%;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作者:陈宇基 刊期: 2009- 02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97例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笔者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合25%硫酸镁注射液外敷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帆;张益;吴惠明 刊期: 2009- 02

  • 三黄二香散配合针刺治疗Hunt综合征31例

    目的:观察三黄二香散配合针刺治疗Hunt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1例.治疗组外敷三黄二香散配合针刺穴位;对照组以地塞米松和阿昔洛韦静脉滴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对照组为58.1%,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作者:易群;李飞跃;李赫男 刊期: 2009- 02

  • 登革热Ⅰ号治疗登革热125例

    目的:观察自拟登革热Ⅰ号方治疗登革热的疗效.方法:对125例患者应用自拟登革热Ⅰ号方为主配合西医治疗.结果:治愈119例,好转6例;消化道症状平均缓解时间为3.6天;体温平均恢复时间4.2天.结论:登革热Ⅰ号方为主治疗登革热证属湿蕴热遏型,疗效满意.......

    作者:夏瑾瑜;洪仲思;叶晓燕;张全会;李春娜;丁立;任坊 刊期: 2009- 02

  • 试谈邪在糖尿病发病中的意义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定义为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糖尿病在中医学中没有相应的病名,大多将其归入消渴诊治.中医学关于消渴的病因,早在中就已经较为完备了,后世基本是继承和增补,多将本病的发病主因归属于肺、胃(脾)、肾三脏之阴所伤而形成,故有上、中、下三消之分,肺燥、胃热、肾虚之别.......

    作者:李茂清;符林春 刊期: 2009- 02

  • 重症肌无力中医临床辨治再思考

    重症肌无力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并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l临床表现主要是骨骼肌的易疲劳性和肌无力,突出的临床表现是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展轻暮重的骨骼肌无力.目前中、西医均无特效药物根治本病.......

    作者:苏卫东 刊期: 2009-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