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创刊30多年,一直以提高水平、高质量而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并在世界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新中医》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核心期刊,并为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医药学文摘列为重点长期收录刊物。连续多次在国家期刊评比中获得优秀期刊奖。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新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6-741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231/R

邮发代号: 46-3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6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700.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新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新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0256-7415
  • 国内刊号:44-123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新中医杂志2012年第7期文章
  • 消肿定痛膏治疗急性四肢关节软组织扭挫伤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外敷消肿定痛膏(经验方)治疗急性四肢关节软组织扭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3例和对照组87例,治疗组应用消肿定痛膏(经验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跌打镇痛膏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痊愈7例,显效84例,有效2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愈显率为80.5%.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41例,有效4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9%,愈显率为50.6%......

    作者:晏宏伟;吕慧;陈卓;翁桂闽;彭丽雅 刊期: 2012- 07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采用促进胃动力、抑酸或抗酸的西药吗丁啉、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四逆术苓汤治疗.2组均以14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综合疗效、症状疗效及纤维胃镜疗效等.结果:近期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62.5%、90.6%,对照组分别50.0%、83.3%,2......

    作者:李丹青;吴艳华 刊期: 2012- 07

  • 正虚与老年恶性肿瘤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正虚在老年恶性肿瘤发病中的重要性及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289倒不同年龄的中晚期肺癌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60岁以上患者虚证或虚实夹杂证的比例显著高于30~49岁组与50~59岁组(P<0.01);不同年龄组间虚证与实证的分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随着年龄增长,虚证的比例增高,而实证的比例降低;②不同年龄组间虚实夹杂证与实证的分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

    作者:张卫华;彭树灵 刊期: 2012- 07

  • 健脾滋阴汤对直肠癌XELOX化疗免疫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滋阴汤对直肠癌XELOX化疗后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9例.对照组只采用XELOX化疗,治疗组采用XELOX化疗的同时服用健脾滋阴汤,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化疗前、后气阴两虚证证候积分,并在化疗前后测量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对照组患者化疗后气阴两虚证证侯积分有升高,与化疗前比较,差异......

    作者:孙锋;陈辉;胡丰良;陈丹 刊期: 2012- 07

  • 杨霓芝教授治疗肾小球疾病经验拾零

    杨霓芝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杨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对肾病进行了多年的临床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杨教授认为,慢性肾小球疾病病情缠绵,病程较长,多为正虚邪实之证,正虚以气虚或气阴两虚为主,而湿热、瘀血则是邪实的主要方面.临证多以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活血为法,标本兼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应防治并重、扶正祛邪并举;继发性......

    作者:侯海晶 刊期: 2012- 07

  • 岳仁宋教授从脾论治痤疮经验简介

    痤疮是由于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引起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多见于青少年男女的面部、胸部及背部等[1].现代医学多采用抗生素、雌激素或抗雄激素、维甲酸类等药治疗.中医学称之为肺风粉刺、酒刺、粉刺等,多认为是因肺经郁热,熏蒸颜面,或恣食膏梁厚味,脾胃蕴热所致,从肺、从热论治,用清肺泄胃、解毒、燥湿、疏风、凉血等法.成都中医药大学岳仁宋教授对痤疮的治疗有其独特的经验,认为痤疮消除较易,但防止其复发则较难,主张从......

    作者:杨彩虹;曹立虎;高晓斐;孙子微;胡晓露 刊期: 2012- 07

  • 刺蒺藜治疗前列腺炎作用的探讨

    前列腺炎,尤其是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药在其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刺蒺藜具有疏肝解郁、补肾利尿等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其对前列腺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蒺藜的来源、分布与其化学成分刺蒺藜又称白蒺藜、硬蒺藜,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成熟果实.一年生草本,生于荒丘、田边及田间.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药材为刺蒺藜坚硬干燥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

    作者:陈伟中 刊期: 2012- 07

  • 温阳补肾法治疗糖尿病的体会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内经》就有记载,数千年来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医学特色且内容丰富的理、法、方、药.纵观古今,中医学论述消渴病常以阴虚燥热为主,惯用滋阴清热之法,从而使得滋阴清热法似乎成为治疗糖尿病公认的正治准则.但在糖尿病治疗上打破传统常规,重视应用温阳补肾法治疗糖尿病,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谢西汉;梁鹏芳 刊期: 2012- 07

  • 浅析从肝论治干眼症

    干眼症是指由于泪液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的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眼部干涩、畏光烧灼、视物模糊、视力波动、不适感、异物感和易疲劳等症状,是目前为常见的眼部疾病.1干眼症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学将此病属于白涩症、神水将枯范畴,《审视瑶函》谓神水将枯症,并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为阴虚者,以补阴丸治之,二为阳虚者,以调中益气汤疗之.现代医家多从肝肾阴虚、燥伤肺阴等方面考虑,根据......

    作者:陈小华;肖汇颖;戎曙欣;白世淼 刊期: 2012- 07

  • 浅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中西医结合救治策略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现代医学采用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方法治疗DKA疗效肯定.中医药治疗DKA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亦积累了可供借鉴的经验.笔者参考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实际,现就中西医结合救治DKA的策略进行探讨.......

    作者:冯天保;谢桂权 刊期: 2012-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