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创刊30多年,一直以提高水平、高质量而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并在世界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新中医》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核心期刊,并为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医药学文摘列为重点长期收录刊物。连续多次在国家期刊评比中获得优秀期刊奖。                

首页>新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新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0256-7415
  • 国内刊号:44-123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新中医杂志2018年第10期

附子理中丸医案2则

陈光熙;李林鹏;蔡俊笙;刘幸明;程志安

关键词:附子理中丸, 发热, 泄泻, 医案
摘要:附子理中丸是在《防寒论》理中丸的基础上加附子演变而成,早见于宋代《阎氏小儿方论》,并记载于同时期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附子炮去皮,干姜炮,人参去芦,甘草炙,白术各三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作十丸.每服一丸,水一盏,化开,煎至七分,稍热服之,空心食前[1].功效:温阳祛寒,益气健脾.主治:脾胃虚寒或脾肾阳虚证.如下利清谷,恶心呕吐,畏寒肢冷或者霍乱转筋.现用于肠炎、腹泻、胃炎、胃溃疡、咳嗽、呃逆、糖尿病、高血脂等[2].方解:方中干姜、附子大辛大热,温中散寒;人参甘而微温,补气健脾;白术健脾燥湿;炙甘草甘温,益气补中.所谓附子无姜不热,干姜附子合用则温里散寒之力愈强;白术人参合用则健脾之力倍增.诸药相合,温补并行,共奏温阳祛寒、益气健脾之功[3].因此,附子理中丸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中焦虚寒、阳虚而致的发热,效果甚佳.兹介绍笔者运用附子理中丸医案2则,以求抛砖引玉.